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农业绿色种养循环发展新模式初见成效——2025年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培训班在安徽举办

2025-05-15 16:44200

5月7日至9日,2025年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技术培训班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培训班介绍,自2021年启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以来,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18.02亿元,在培育服务组织、创建运行机制、集成技术模式、促进增产提质、带动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业绿色种养循环发展的框架初步形成。

  各地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培育了2500余家粪肥还田服务主体,对接养殖场户累计8.4万家、种植主体80.8万家,带动相关从业人员近3万人,一批设备配套精良、工作经验丰富、服务能力突出、信用记录良好的龙头企业不断涌现,绿色种养循环服务市场逐步壮大。积极探索构建绿色种养循环粪肥还田全程追溯机制,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对粪污收集运输处理、粪肥还田作业进行全过程监控记录,做到粪肥来源清楚、粪肥去向可查、监管不留死角。强化技术模式集成,累计建立核心示范区近9500万亩次,开展粪肥还田替代比例试验3500多项次,建设效果监测点超过1.8万个,验证展示技术模式增产提质和减肥增效效果。

  试点推动粪肥就地就近还田,有效解决了县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难题,减污增碳效果凸显。截至目前,试点县累计收集处理固体粪污6400多万吨,液体粪污1.1亿立方米,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平均达到93.5%,比项目实施前提高5个百分点,增产提质增效作用显著,带动农民增收和品牌强农,实现了生产生态双赢。

  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资源量约有38亿吨,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粪污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其资源化利用十分必要但仍有许多堵点难点亟待解决。试点证明,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推动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变“污染源”为“营养源”,一方面减轻农业面源污染,解决养殖业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提升耕地地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支撑大面积单产提升,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更好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南京农业大学、全国畜牧总站、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专家分专题进行授课。其间,参训人员现场观摩了合肥市长丰县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区。

  此次培训班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来自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与科学施肥工作负责人、技术骨干及有关专家参加培训。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成立
 本网讯 10月10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成立大会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并讲话。  韩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耕地质量和农

0评论2025-10-1111

“十四五”期间我国完成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40.7万处
记者近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全国超半数的县域实现农村供水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完成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40.7万处。  农村供水工程不断完善的背后,是农村供水管护机制的创新。水

0评论2025-10-113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
 记者获悉,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粮食和储备部门要集中资源力量,强化统筹组织和协同联

0评论2025-10-111

最高法发布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法9日发布消息,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和指引作用,展现人民法院守护耕地资源、捍卫粮食安全的坚定决心,引导社会公众增强耕地保护意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0评论2025-10-113

我国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统筹推进黑土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性耕作

0评论2025-10-113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