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以节为媒促丰收助增收

2025-09-23 17:3950

丰收后,供应量会增加,但需求能不能跟上,渠道有没有打开,事关农民钱包。建设农业强国,出发点在丰收之收,即农业稳产保供,落脚点在增收之收,即增加农民收入,贯穿其中的是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力。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今天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节前后,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乐享丰收之余,如何将农业丰收切实转化为农民增收,是个很有价值的话题。要以节为媒,培育丰收经济。当然,此处的收,既是丰收之收,又是增收之收。

  丰收是劳动价值的体现,但还不是终点。“有了科技,除非遇到自然灾害,获得好收成已经不那么难了。现在,怎么能让丰收的产品卖个好价钱,是我最关心的问题。”这是很多农民的心声。在务工收入普遍高于务农收入的当下,农民对从务农中增收有殷切期盼。丰收后,供应量会增加,但需求能不能跟上,渠道有没有打开,事关农民钱包。如果市场开拓不理想,就会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而丰收经济就是从丰收到增收的经济链条。

  人们的三餐离不开农产品,中国人热爱找寻舌尖上的惊喜。从这个角度看,农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然而,农产品价格变化又极为复杂,如把握不好,势必影响收益。我们所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出发点在丰收之收,即农业稳产保供,落脚点在增收之收,即增加农民收入,贯穿其中的是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因此,不仅要有农民乐丰收、硕果盈丰收,还要有文化润丰收、产销旺丰收、品牌强丰收。

  我们不缺好的农产品,但缺少发现好产品的机会,这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损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有了更多“被看到”的可能。去年,荔枝普遍减产,价格被推到了高位。今年是荔枝产量的超级“大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极易引发销售困境。《长安的荔枝》集小说、电视剧、电影于一体,引发了人们对荔枝的关注和对冷链的热议,加之主产区积极作为,对岭南荔枝顺畅销售、消费者吃到平价荔枝发挥了作用。这启示我们,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链的产销新模式大有可为。

  产销是一体两面,不可偏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农业而言,不仅要考虑如何保障农产品供应,还要思考怎样为农民带来收益。过去主要解决农产品供给总量的问题,现在要在促进供求平衡的同时,注重提升产业效益,平衡好生产供应和市场景气。进而言之,应壮大丰收经济,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让更多农产品被看见,让更多消费需求被满足。自然,这仅靠农民自身尤其是分散的小农户是很难做到的,离不开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积极作用。

  发挥有效市场作用。农产品拓消费,要有新思路。畅通城乡消费链路,要聚焦农产品上行与市民下乡双向发力。既可以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到达市民餐桌,又可以吸引城市居民走进乡村,到乡村来体验。今年丰收节子活动金秋消费季的发起单位增加了文化和旅游部,就是要以农文旅融合为纽带,让消费不再局限于“买”,而是延伸至“赏、玩、学、创”。今后,不妨在吸引居民下乡消费上加大力度,多推广一些乡村休闲观光精品线路,多打造一些带有流量的乡村活动,让乡村人气聚起来,让消费市场热起来。

  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城乡是个有机体,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村这一头。相较于城市,农村依然缺少公共服务。在农业农村领域,想问题、办事情应更多从农民视角出发。让全社会不只在这几天,而是长期关心“三农”,提高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各地要出台靶向性助农措施、推进普惠性惠农项目、推广实用性农业科技成果,加力把农业需要的政策、技术、信息等送到田间,办好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成立
 本网讯 10月10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成立大会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并讲话。  韩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耕地质量和农

0评论2025-10-118

“十四五”期间我国完成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40.7万处
记者近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全国超半数的县域实现农村供水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完成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40.7万处。  农村供水工程不断完善的背后,是农村供水管护机制的创新。水

0评论2025-10-113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
 记者获悉,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粮食和储备部门要集中资源力量,强化统筹组织和协同联

0评论2025-10-111

最高法发布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法9日发布消息,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和指引作用,展现人民法院守护耕地资源、捍卫粮食安全的坚定决心,引导社会公众增强耕地保护意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0评论2025-10-113

我国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统筹推进黑土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性耕作

0评论2025-10-113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