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冻猪肉收储托稳市场预期

2025-10-11 16:3250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全国生猪均价为15.1元/公斤,同比下跌10.9%。为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当前生猪市场行情如何,收储对市场影响怎样,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行情缘何低迷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震荡下跌,近期跌幅有所扩大。”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说。

  今年年初,生猪价格呈震荡下跌趋势,年中猪价反弹后再次下跌,9月最后一周价格为13.27元/公斤,同比下跌27.8%,较年初价格累计下跌19.9%。1月份至9月份,猪肉均价为25.97元/公斤,同比下跌4.8%,跌幅小于生猪。

  朱增勇表示,供强需弱是导致猪价近期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从消费端来看,7月份、8月份猪肉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家庭及餐饮需求均有所下降。从供给端来看,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24870万头,同比增长17.4%。8月屠宰量依然明显高于上年同期。今年上半年新生仔猪数量稳步增长,持续高于上年同期,生猪产能持续释放。以往年份同期生猪出栏会季节性小幅回落,但今年7月份以来,大体重生猪集中出栏,叠加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现象减少,生猪供应反而较充足,叠加9月份部分养殖主体恐慌性出栏,导致“越跌越卖,越卖越跌”。

  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9月份,白条猪批发加权平均价是16.46元/公斤,比8月份16.87元/公斤下降2.43%,同比下降29.36%;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895.13头,比8月份1734.84头增加9.24%,同比增长9.65%。

  “白条猪供应充足,是肉价波动下行的主要原因。此前压栏及二次育肥的生猪都赶在这个时间段出栏,再加上规模养猪场的生猪也在减重出栏,使得近期阶段性供应过剩,对猪价形成了打压。”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

  稳定产业预期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双胞胎等多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参会。此前,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已多次召开生猪产能调控座谈会。

  “今年以来,生猪产能持续增长、生猪供应阶段性过剩。针对生猪市场情况,政府已建立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调控体系。”朱增勇说,能繁母猪的产能影响的是10个月后的商品猪出栏。生猪生产周期包括112天妊娠期和6个月育肥期,共计10个月左右。现在的调控是为了保障未来市场的供需平衡。

  他认为,短期可通过减少二次育肥、适当降低生猪出栏体重来平衡猪肉市场供给,通过冻猪肉收储托市稳预期。中期可通过合理淘汰低产能繁母猪,降低成本,降低市场风险。长期则需要通过调节能繁母猪存栏量,将能繁母猪存栏从当前的4042万头调减100万头,来保障市场整体稳定,确保养殖户获得合理收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8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官网宣布:为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

  启动猪肉临时储备收储,依据是价格过度下跌。如何判断猪价过度下跌呢?先要了解一个概念:猪粮比。猪粮比就是生猪价格与作为饲料的玉米价格之比。猪粮比价采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统计的每周生猪出场价格与全国主要批发市场二等玉米平均批发价格的比值。根据近年生产成本数据测算,对应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7∶1。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设定的预警机制,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发布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至6∶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5%,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在5%至10%时,发布二级预警;当猪粮比价低于5∶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10%,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超过10%时,发布一级预警。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2021年6月2日印发的《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明确,国家层面在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发布时暂不启动临时储备收储;二级预警发布时视情启动;一级预警发布时,启动临时储备收储。地方启动临时储备收储条件参照国家层面做法执行。

  自今年8月第2周起,猪粮比持续低于6∶1,9月17日猪粮比为5.8∶1,部分中小养殖户已经开始亏损。8月25日,有关部门启动1万吨冻猪肉收储工作;9月19日,再次启动1.5万吨中央冻猪肉收储,规模较前轮增加。

  截至目前,不包括轮换收储,今年已累计收储3.5万吨冻猪肉。“收储冻猪肉的根本目的是稳定市场、防止猪价过度下跌。收储与产能调控相辅相成,收储着眼于科学引导市场预期以短期稳定市场、缓解阶段性过剩和市场恐慌情绪,产能调控则从短中长期供给源头调节供需格局,降成本、调供给。二者结合,既能在短期托底行情,又能在中长期稳定产业预期,降低市场系统性风险。”朱增勇说。

  价格有望企稳

  统计显示,9月3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2511主力合约以12355点报收,较8月25日收盘价13910点下跌了11.18%。10月9日,国庆长假后第一天,2511主力合约收盘报11595点,单日跌幅达6.15%。

  “自2009年6月份我国首次启动调控预案以来,国家猪肉收储已实施过多次。政策调控效果,不同年份间差别比较大。”朱增勇说。

  2009年6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收储后,有效扭转了猪价过度下跌的势头。据原农业部480个集贸市场监测点数据,2009年6月第2周生猪价格止跌企稳,从第3周开始连续15周回升。

  2014年3月底,有关部门启动收储,4月第1周生猪价格跌幅趋缓,4月底企稳,5月初第2次收储后猪价快速回升。

  2019年第二次收储启动时,猪价明显回升。

  “以往冻猪肉收储对行情的影响表明,收储有利于养殖户减少恐慌性抛售,出栏速度放缓,从而推动猪价止跌企稳,叠加消费提振,价格有望止跌反弹。”朱增勇说。

  刘通分析,冻猪肉收储托稳市场预期,龙头企业带头适度压缩产能,供求关系改善之后,猪价有望回升。

  对于后市,专家表示,四季度生猪供给仍然处于比较充裕且稳定的状态,随着前期压栏大猪市场风险的释放,生猪出栏节奏将较平稳,有助于缓解供大于求的局面。从消费端来看,国庆、中秋季节性消费提升,再加上11月份南方陆续开始的腌腊行为,都会带动猪肉消费持续增长。综合来看,四季度猪价有望逐渐止跌企稳并回升,价格不会大起大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成立
 本网讯 10月10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成立大会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并讲话。  韩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耕地质量和农

0评论2025-10-112

“十四五”期间我国完成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40.7万处
记者近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全国超半数的县域实现农村供水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完成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40.7万处。  农村供水工程不断完善的背后,是农村供水管护机制的创新。水

0评论2025-10-113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
 记者获悉,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粮食和储备部门要集中资源力量,强化统筹组织和协同联

0评论2025-10-111

最高法发布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法9日发布消息,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和指引作用,展现人民法院守护耕地资源、捍卫粮食安全的坚定决心,引导社会公众增强耕地保护意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破坏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0评论2025-10-113

我国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统筹推进黑土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性耕作

0评论2025-10-111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客服